帮查询

首页> 佛学大辞典>

阿毗达磨灯论

佛学大辞典
阿毗达磨灯论

词:

阿毗达磨灯论

解释:

(Abhidharmadi^pawithVibha^s!a^prabha^vr!tti)系西元一九三七年,由罗侯罗三雅纳(Ra^hulaSa^m!kr!tya^yana)于西藏所发现之写本。一九五九年,由杰尼(P.Jaini)校订出版。内容由韵文(梵ka^rika^)部分之Abhidharmadi^pa与散文注释部分之Vibha^s!a^prabha^vr!tti构成,系一本小乘论书。作者自称为作灯者(梵Di^paka^ra),并称世亲为论藏编纂者(梵Kos/aka^ra)。

本书系以反对、批判‘俱舍论’为基本论点,并站在说一切有部之立场。其观点与众贤(梵Sam!ghabhadra)之顺正理论、显宗论相同,即以批评俱舍论为旨。其主要内容为记述五蕴、十二处、十八界。批判世亲有漏法之随增(梵anus/erate)问题。并从毗婆沙师之传统,主张根见说。此外,在‘有对’之项目则与阿毗昙心论经、俱舍论等相同,引用童受(梵Kuma^rala^ta)之一颂,此点颇受人注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