帮查询

首页> 佛学大辞典>

无神论

佛学大辞典
无神论

词:

无神论

解释:

为否定有神存在之思想。自树立人格性创造神之基督教立场而言,其他视一切为神,或言世界与神一体化之泛神论,皆可作为无神论加以非难。否定神之思想为十八世纪之法国唯物论者所倡,继承此说而集大成者为马克斯主义;主张神、灵魂、精神等,凡是理念之存在皆为物质存在之反映,且以为神之观念是欺瞒大众,拥护资本主义之产物。

原始佛教并不承认有一绝对神之存在,基于此,佛教被评为无神论者。印度神话中诸神被佛教采用以后,虽成为生灭众生之一部分,然非居于绝对之地位。佛教谓最高之存在者为佛,但众生体悟真理(法)时,即称为佛,故佛与觉者同义,并非指绝对神。考之史载,释尊在世时代,佛唯限于释尊一人。释尊入灭后,虽释尊遗言依法不依人,然其弟子们难抑追慕释尊人格之情,欲求代释尊之佛,遂兴起永远释尊与久远佛之观念。此际之佛,可称作神之神(天中天),即具人格神崇拜之意味。因此,信奉对象(本尊)究竟应为法或佛,即成为重大之争论。且佛教主张佛非在我人之外,乃在其中,即所谓佛性、如来藏之说,亦有说遍满一切处者。故自此观点而言,佛教复被评为泛神论。然就‘佛乃悟法之众生’之根本观念言,佛教实不属于一神论、泛神论或某种神论,乃不容置疑之事。